一分钟谈健康:如何预防噪音引起的耳聋
王朝霞,刘正义,点平发报记者刘艳明,韩阳,烟台报道。
耳朵是倾听世界的窗口,听力受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导致耳聋的常见原因是怀孕期间风疹感染、耳毒性药物的使用、噪声暴露等后天因素。其中噪声工作是职业人群耳聋的主要原因。烟台市疾控中心和大众烟台的第37期一分钟说健康(OneMindTalkHealth)第37期会议上,我们就如何防止噪音引起的耳聋进行了交谈。
什么是噪音工作
噪声作业是指在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的工作环境中,噪声当量声级为80db(A)的作业,噪声作业在工矿企业中广泛应用,制造业中常见的切割、磨矿、吹砂等工序的噪声强度大多高于80db(A)。
噪音的危害是什么?
噪声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听觉系统,在短时间内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,工人的听力会发生生理上的变化,大多数人会觉得周围的声音变得小或远,经过一段时间与噪声环境的分离后,听力就可以恢复。
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,听力无法恢复。听力损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,这一阶段只有通过专业设备检查才能发现异常,患者本身没有耳聋感觉,也不影响谈话。随着疾病的加重,会影响语言频带、语言听力损伤甚至全聋。
生产噪声引起的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合法的职业病,近年来在烟台市职业病中居第二位,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,因此,噪声危害的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予以重视。
如何防止噪音失聪
防止噪音失聪的常见措施是源头控制、个人保护及健康监察。
控制噪声源和噪声传播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噪声危害,如尽可能选择无声或低噪声生产设备,对高噪音设备进行远程操作等。
做好个人防护工作,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健康的危害。每周接触噪音等效声级为8小时或每周40小时的工人,必须在所有工作时间正确使用合格的抗噪音耳塞或耳罩,而同等声级在80分贝(A)以上但小于85分贝(A)以上的工人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使用隔音耳塞或耳塞。合理安排工班制度,减少噪音工作时间,工人应尽量避免噪音环境恢复听力。
做好职业健康监测有利于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。在诱导前做好职业健康检查,如有听觉器官疾病、中枢神经系统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禁忌症,不应从事噪声工作。在工作期间,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,尤其是听力检查,以便及早发现听力损失,避免听力损失加剧。此外,在下班时,当意外接触和爆炸引起冲击波时,还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。
- 上一篇:孕妇睡眠讲究,这三种姿势很容易导致胎儿缺氧,请注意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